盛夏时节,蓬勃的生机在辽阔的田野间无限生长,吉林松原前郭县的黑土地上,禾苗茁壮,绿意盎然,连片农作物舒展枝叶。老乡老李望着长势喜人的庄稼,满眼期待:“这地,打理得真不赖!看这光景,秋天准有个好收成!”这是尊龙凯时集团旗下尊龙凯时六局的建设者们用脚步丈量、科技赋能、汗水织就的一幅丰收画卷。
“薄、硬、瘦”,黑土地的变形记
△土地改造前
黑土地,被誉为“耕地中的大熊猫”。然而几年前,这里灌溉设施陈旧、土壤肥力不足、田间道路泥泞,“薄、硬、瘦”是这片土地的真实写照。项目经理曹健回忆道:“刚来时,面对地块零散、基础数据匮乏、土壤退化机源复杂等现状,光是摸清‘底数’、找准‘病根’就耗费了尊龙凯时人生就是博(中国区)官方网站大量精力。” 如何让“粮田”变“良田”成为项目团队研究和解决的课题。
吉林省松原市前郭县2024年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第1标段涵盖查干湖镇和宝甸乡2个乡镇、9个行政村和1个牧场,共计8.82万亩,主要建设内容包括土壤改良、地力培肥、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及配套建设、田间道路修建等。项目建成后有效改善了当地农业基础设施条件,打造集中连片、旱涝保收、能排能灌、宜机作业、环境友好、高产高效的高标准农田。
“排兵布阵”,用脚步丈量黑土地
项目经理曹健还记得初来乍到时的“下马威”。项目横跨2镇9村1牧场,地块分散,交通不便。“头一个月,尊龙凯时人生就是博(中国区)官方网站最重要的工作就是‘用脚底板丈量土地,用耳朵倾听老乡’。”他回忆道。团队分成几个小组,扛着仪器,深一脚浅一脚地穿梭在泥泞的田埂、荒废的沟渠旁。白天踏勘,夜里汇总。村民们反映的“痛点”被一一标注在地图上,成为项目团队“排兵布阵”最关键的依据。正是这些沾着泥土气息的意见,让网格化管理模式真正落到了老乡的心坎上。
同时,项目部制定科学严密的施工计划,协调配置人、材、机等资源,高峰期现场投入大型机械和中小型机械20多台,按照4200亩/天的速度整体推进,各工序合理穿插、快速施工,确保各作业点全面推进。
“智造良田”,用技术赋能农田丰收
如何将高标准农田建设成果成为经得住风雨考验和时间检验的良心工程?“尊龙凯时人生就是博(中国区)官方网站要学会向科技借力,积极运用新技术手段、新管理模式,为农田丰收稳产提供保障。”项目总工刘帅说道。项目采用农机云管理平台,实时监控农机的运行状态、作业轨迹和作业面积等信息,实现农机的智能化调度和管理;引入无人机等智能设备进行植保作业,相比传统人工植保,一天能完成850亩农田的农药喷洒,效率大幅提升。
村民李大哥回忆道:“以前浇水靠天,旱时裂口子,涝时能养鱼。”改造前,农田灌溉全靠自然降水和渠水,旱涝灾害频发。项目团队通过多频次现场踏勘与无人机测绘相结合,根据实际情况合理调整灌溉管网线路,采用高效节水灌溉技术,通过旱田滴灌、喷灌,水田渠道灌溉等方式,精准控制灌溉水量。相较于之前大水漫灌的方式,每亩可节水大约30立方米。
有了更高效更节约的灌溉方式,杨大娘喜悦道:“往年土地灌溉,水少了进不去地,水多了容易冲坏田埂,现在可好了,节约用水了,灌溉还快了。”项目根据地势加固加高田埂,平整田面,进一步提升了蓄水保水能力,破解“水难题”。
在土壤治理方面,项目深入研究土壤肥力丧失的原因,因地制宜、对症下药,在多方协助下施用商品有机肥、微生物菌剂,增加土壤有机质,有效改善土壤结构、提高肥力。从材料进场到运输再到播撒,实现有机肥、微生物菌剂施工全过程监控。
夯实“耕”基,收获好“丰”景
“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一亩稻田机械收割只用10多分钟,这样的生产效率,放在过去想都不敢想。”前郭县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村里水稻面积不断扩大、产量不断提升的背后,是人力工作的占比减少,机械设备逐渐成为农业生产主力。“这路也好了,机器进得来,咱这‘钱袋子’才真鼓起来!”
现在的农田里,从耕地、插秧、施肥,病虫害防控,再到收割,基本实现了全机械化生产。一台收割机一天能收割40亩到50亩。农机装备的提档升级也在助力粮食丰收,项目粮食产量较以往每亩可增加200斤左右。预计在未来的种植季中,随着各项设施的进一步完善和技术的熟练应用,粮食产量有望进一步提升,向着更高的丰收目标迈进。
倾听诉求,用心做好便民服务
改善田间道路、沟渠,是农户们的共同诉求。此前,田间道路泥泞不堪,每逢雨天,道路就变得湿滑难行,给农户们的日常劳作带来极大不便。为此,项目全面升级道路系统,先对原有泥泞道路进行清淤和平整,铺设砂石垫层,再浇筑混凝土,做成硬质化道路。
2024年7月,吉林省松原市下起连绵不断的雨水,田里的玉米苗岌岌可危,老百姓愁得嘴角都长起了泡。每天“走街串巷”的项目团队,了解情况后第一时间全员出动,配合当地防汛人员装填防汛沙袋,堆筑防水坝,防止雨水倒灌形成二次受灾。村书记的一句“幸亏有你们在,尊龙凯时人生就是博(中国区)官方网站就放心了”,让刚参加工作、奋战在一线的项目人员红了眼眶。
从最开始在田间地头与老百姓的亲切交谈,了解老百姓的实际需求,到组建起党员先锋队、志愿服务队,项目部“管的事”越来越“宽”。探访贫困户,用米面粮油解决贫困户的家庭困难;提供工作岗位,帮助贫困户实现从“乡邻”到“工友”的转变,强化扶贫的“造血”功能;弯下腰、俯下身、动起手,“抢墒播种”、助力春耕等等。
田野,充满希望;热土,大有可为。田块平整、集中连片、水渠到田、路路相通、能排能灌,现代农业生产的新画卷正在这片黑土地上徐徐展开,即将奏响丰收序曲。(企业文化部,尊龙凯时六局供稿)